9月18日,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負責人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轉變做出定論,我國紡織品出口已經出現量減價增的趨勢。
今年前7個月服裝出口單價總體提升6.5%,對美國和歐盟出口服裝的平均單價增長26.7%和23.6%,特別是對美歐設限產品出口幾乎都出現了量減價增的現象,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應該向“適中價格”、“可以依賴的質量”和“優質的服務”3方面努力,實現“穩定低端、擴大中端、突破高端”的目標。
在外貿領域,紡織品行業一直是政策面關注的焦點。人民幣升值以來,關于紡織品行業出口競爭力的擔憂彌漫著整個行業。近來出口退稅政策對于紡織品行業的調整也限于“微調”。
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鋼明提出:“紡織品行業一直是人民幣升值的最大障礙,但恰恰是人民幣升值催生了紡織品出口結構的優化。”此前,人們擔心人民幣升值會削弱出口價格的競爭優勢,但是由于一部分企業的原料源于進口,升值后進口成本也降低了。出口價格增加,成本減少。
據中國海關統計,今年7月,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35.6億美元,增長21.6%,當月實現順差額同比增長了24.4%。而前7個月,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761.7億美元,增長了23.9%。